俯瞰海晏縣。海晏縣委宣傳部提供
民族風采。
海晏縣“東大門”。
海晏縣濕地。
在草原最美的季節,第二十屆環湖賽第五賽段如約而至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這個原本安靜的高原小鎮沸騰了,各族干部群眾和市民紛紛走上街頭為運動健兒加油鼓勁,環湖賽的到來,為這里增添了人氣和喜氣。
坐擁神秘金銀灘,緊鄰最美青海湖,海晏縣堅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全面開展鄉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工作使得高原美麗城鎮這個稱號得以全方位、多角度展現,營造了村莊美、田園美、生活美的人居環境,已然成為“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宜居城鎮和蓄勢待發的旅游新城。
一座草原新城,伴隨著世界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喚起人們對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暢想。
2020年,海晏文化旅游收獲頗豐。
金銀灘——原子城景區通過國家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正式列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成功入選青海省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金銀灘上的一抹“紅”被國家發改委評為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在這里你可以到原子城紀念館緬懷“兩彈元勛”的豐功偉績,還可以到西??げ┪镳^了解海晏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新時期民族團結的成就……
海晏縣依托“一山、兩鎮、三水、四地”產品資源優勢,打造了原子城紀念館、爆轟試驗場、二分廠、上星站、總廠區、四廠區文體旅產業基地、達玉民俗村、金銀灘水上樂園、蕃域半坡酒店、蕃域溫泉酒店、文迦牧場、馬背民族互動營、莫湘灘自駕車營地等一批新業態項目。結合“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設,以“紅色”引領的紅色旅游+鄉村度假、紅色旅游+研學旅行、紅色旅游+黨性教育新業態實現區域突破帶動全域發展。全面推動甘子河鄉達玉村、金灘鄉光明村、東達村、青海湖鄉達玉五谷村、哈勒景鄉哈勒景村5個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提標建設。
“我們厚植紅色、綠色、特色旅游發展,積極主動融入全省旅游空間布局當中,堅持突出文旅整合,強化基礎提升,注重品牌打造,推進串珠連線,培育新型業態,推動集群發展六項舉措,構建了環青海湖旅游經濟帶,315旅游經濟線,金銀灘原子城景區,縣域各旅游支線配套的‘一帶一線一區多支’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1—5月全縣接待游客22.24萬人次,同比增長96.47%,旅游收入6245.4萬元,同比增長173.69%;文化銷售收入1533.13萬元,同比增長327.38%?!焙j炭h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王晏明介紹說。
亮眼的城鎮建設也為海晏縣的文化旅游發展增色不少。
漫步海晏縣的街頭,樓宇錯落有致、路網四通八達、綠化連片有序。
這里有海晏縣最大的住宅小區——海湖新區。一幢幢住宅樓整齊劃一,休閑區、綠化區、物業服務區一目了然。
這里有同海路商業街和“印象海晏”步行街,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人頭攢動,熱鬧不凡……
“一環四橫六縱”的城鎮主干道路網,“三線合一”地下管網和雨污分離管道,“蜘蛛網式電線”入地……走在海晏縣街頭,與往日的縣城舊貌相比,完全是一個水源清潔、空氣清新、規劃合理、建設有序、環境整潔、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生活美好的高原新城市。
在環湖賽的帶動下,海晏縣緊貼實際,圍繞打造“環湖北岸宜居宜游的高原旅游特色城鎮”目標,以“產城融合、景城一體”的發展理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美麗城鎮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西海鎮、三角城鎮的建設?!笆濉逼陂g實施了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城鎮基礎設施提升、環境整治、鎮容鎮貌改造等工程項目72項,總投資達8.9億元。
海晏縣立足紅色小鎮、生態之城的培育和打造,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精心設計和實施了棚戶區改造綜合整治項目、三角城鎮及西海鎮亮化工程、印象海晏旅游商業城建設項目、中國原子城景區大門建設項目、尕布龍紀念館建設項目、湟水源頭應急廣場以及景觀小品建設項目,推動城鎮建設“小而精、精而特”的提升。
河清海晏,花紅柳綠,安居樂業,和諧幸福。
海晏縣致力于推進“生態優先發展的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試驗區、高品質生活的先進區、精神引領發展的先行區”建設,成果豐碩,發展的新面貌,建設的新成效,在海晏縣處處可見,不斷上演。
海晏縣是河湟地區“母親河”——湟水河的發源地。為了確?!耙唤逅驏|流”,海晏縣近年來不斷加大源頭保護治理力度,使湟水河的水更加清澈,斷面水質也全部達到三類。
金湖,是湟水河上游的一個人工湖。湖邊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各種鳥兒在水面上飛來飛去,不少游客漫步在棧道上,穿過綠色的草原,遠處就是湟水河的源頭包呼圖山。
位于西海鎮兩側的金銀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是海北州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九大示范工程之一,主要開展水環境治理、水利設施維修加固和水生態環境建設等工作,如今這里早已成為一處生態景觀休閑區。
從以前的荒灘水溝,到如今的生態人工湖,西海鎮金銀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實現了河湖連通,擴大了水域面積,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和水流動力,達到了河流自凈,提高了區域防洪能力。同時,重新塑造了河湖生態岸線,恢復了河湖自然生態岸坡。(尹耀增)
環湖賽帶動自行車城的崛起
眾所周知,環湖賽的影響是巨大的,所經之地,就像迎來一個盛大的節日。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來說,這種影響更為明顯、長遠而深刻。
在環湖賽的影響帶動下,“騎行”的理念正在這座高原小鎮生根發芽?!白孕熊嚱洕钡逆湕l正在不斷延伸和拓展,一個高原自行車城正在崛起。
與青海湖親密相依的海晏縣,積極融入環湖賽,成就了“高原自行車游第一縣”的美名,也成就了高原自行車旅游新產業,目前海晏縣自行車運動協會有會員18家,各種自行車8500余輛。
隨著環湖賽規模的不斷延伸,海晏旅游品牌也隨著車輪的滾動不斷拓展、飛速向前發展,群眾參與旅游業發展的積極性越來越強,海晏縣也因其自身特殊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成為了環青海湖旅游的重要服務集散地。
走在西海鎮的街道上,一個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讓百姓出行綠色環保、方便快捷;一個個騎行俱樂部,讓喜歡自行車運動的游客充分體會到騎行的快樂;一條條塑膠自行車道,讓騎行變得愜意又安全……這座高原小鎮到處彌漫著自行車文化的氛圍。
可以這么說,正是有了環湖賽,西海鎮從此走上了打造高原自行車城文化旅游品牌的道路。
西海鎮又稱“原子城”,這個曾經誕生“兩彈一星”精神的紅色小鎮,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這里有最壯麗的風景,最神秘的高原民族文化,是騎行者的圣殿;這里是“環青海湖風光和體育旅游圈”,是“青藏鐵路世界屋脊旅游帶”,自然風光壯美,名勝古跡眾多,不僅是“大美青?!钡目s影,更是全省重要的生態屏障。
環湖賽與“原子城”的強強合作,通過賽事+旅游發展模式,將進一步推動海晏縣體育、旅游、文化產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環湖賽吸引了眾多省內外游客和業余自行車愛好者騎行青海湖,挑戰高原騎行運動,感受大自然之美。當圣湖岸邊再次響起滾滾的車輪聲,讓我們跟隨環湖賽的腳步,放歌金銀灘,騎行青海湖。(尹耀增)
讓紅色小鎮煥發時代光彩
因為“環湖賽”,“原子城”這座高原紅色小城沸騰起來。
街道上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正等待著環湖健兒的到來?!爸鹘执驋咄炅?,咱們去下一條街道?!焙1辈刈遄灾沃莺j炭h市政設施運行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馬興明帶著環衛工人加緊步伐,爭取環湖賽的車手到來時,每一條街道都是干凈整潔的。馬興明很重視環衛清潔工作,在他看來只有干凈,才能展現出“原子城”的風采。
寬闊的街道上,充滿紅色元素的黃樓,與遠處原子城紀念館紀念碑遙遙相望,榮譽和功勛賦予西海鎮不一樣的魅力。乘著環湖賽的東風,西海鎮名聲日漸響亮,成為環湖途中必打卡的一座紅色小鎮。
“西海鎮既是座年輕的城市,也是座老城?!蔽骱f傛傞L李曉峰解釋,按成立的時間算,國營221廠舊址整體移交海北州,并定名為西海鎮不到30年,但是作為221廠廠址,西海鎮的很多設施建的比較早,存在的時間將近有六七十年。
退役后的西海鎮,從2002年開始,一直是環湖賽必不可少的賽段之一,如何借著環湖賽走好今后的路,是西海鎮黨委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繼承先輩留下來的“遺產”,借環湖賽這張“金名片”,敲開紅色旅游的大門,成為西海鎮黨委的首選答案。
為了讓西海鎮在環湖路上,留下精彩的一筆,西海鎮不斷加大城鎮建設力度,讓這座小鎮靠時代賦予的魅力出彩。
為了讓西海鎮徹底變身,西海鎮黨委從2019年開始,開展大走訪、大排查活動,向社區居民征集城鎮建設各項問題共277項?!按笈挪橹芯用穹从吵潜鄙鐓^附近貨車、建筑用車亂停亂放,給大家的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崩顣苑迮e例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西海鎮整合資金,在城北社區附近建了一座大型停車場,并在加強車輛規范化管理后,城北社區恢復以往寧靜祥和。
走在西海大街,微風輕撫面頰,嶄新的柏油路面,重新粉刷過的墻面,讓人眼前一亮。西海鎮實施城鎮人行道整治、地下管線改造等工程后,居民也贊不絕口:“街道經過改造,真是大變樣!現在下雨積水也沒有了,出來散步,心情都舒坦了!”
作為環湖路上的老朋友,西海鎮在迎來送往間,變得愈發成熟美麗。環湖賽與西海鎮的每一次相遇,西海鎮都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作為“兩彈一星”的發源地,西海鎮從未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丁玉梅)
資料來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http://www.qh.gov.cn/zwgk/system/2021/07/15/010388280.shtml